一位宁洪蜀的老炮路0探比特币索之
记得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是在2011年,那时我还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做着支付清算的工作。说实话,当时看到这篇神秘的白皮书时,我整个人都有点懵——这玩意儿到底是金融创新还是技术革命?带着这种好奇,我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研读中本聪的代码,越研究越觉得这事儿不简单。 我是洪蜀宁,一个在金融科技圈摸爬滚打近30年的"老兵"。说起来挺有意思的,我可能是中国金融系统里最早研究比特币的"异类"。记得当时在《中国信用卡》杂志上发表那篇论文时,身边的同事都在笑我,说我在研究"玩具货币"。但你知道吗?就在去年,当我看到萨尔瓦多把比特币列为法币的新闻时,内心真是百感交集——当年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建议,现在正在被一些国家实践。 现在回想起来,2011年那篇论文里的三点建议确实够大胆:动用国家算力挖矿、建立比特币银行、发行比特币储备货币。这要放在今天,估计会被当成"币圈疯子"。但说实话,我当时完全是出于一个金融科技工作者的直觉——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,很可能就是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雏形。 在苏宁金融的那段日子,我们搞了不少联盟链项目。但慢慢地我发现,这些"阉割版"的区块链总是差那么点意思。就像给老虎拔了牙,看着像那么回事,但就是少了那份野性的力量。直到去年Ordinals协议的出现,我才恍然大悟——比特币生态正在经历一场"文艺复兴"。 说起遗憾,不得不提以太坊ICO那次。当时我把白皮书翻来覆去研究了好几遍,最后得出个结论:这些功能比特币都能做,只是还没找到方法。结果...这一等就是8年!虽然错过了千倍收益,但现在看到RGB协议的发展,证明我的判断没错,只是时间上太乐观了。 现在最让我兴奋的是客户端验证技术。这东西妙就妙在它能把智能合约的计算全部甩到链下,让比特币网络轻装上阵。想象一下,未来的比特币生态可能就像现在的互联网一样,底层协议简单稳定,上面的应用百花齐放。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等的Web3.0吗? 说实话,看着现在年轻人玩NFT、DeFi的热闹劲儿,我这个"老区块链"反而觉得比特币的故事才刚翻开新篇章。毕竟,中本聪埋下的彩蛋,我们可能连一半都还没挖出来呢!从央行员工到区块链布道者
关于比特币的三个"疯狂"建议
从联盟链到回归比特币初心
错过以太坊的教训
Web3.0的新战场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以太坊多头反击战:1640美元关口成关键胜负手
- 隐私赛道迎来重大突破:Secret Network与NEAR生态即将实现历史性握手
- FTX巨额加密货币抛售计划:一场与SEC的监管博弈
- BRC-20代币ORDI上演疯狂行情:83%暴涨背后的权力游戏
- 市场观察:当M顶遇上降息预期,我们该何去何从?
- 加密货币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五,大饼以太双双跳水
- 财富风口前夜:如何把握千载难逢的机遇
- 香港数码港130万补贴攻略:一个80后创业者的真实经历
- 资深交易员李隆:11月30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深度解读
- 一位元宇宙创业者眼中的乌镇互联网大会:区块链如何重塑虚拟世界
- 北美数字货币监管面面观:为何加拿大投资者的资金更安全?
- 深度解读dYdX估值:一场永续合约市场的价值重塑
- 以太坊反弹遇阻,关键压力位成多空分水岭
- 区块链周报:行业风云变幻,监管收紧与技术突破并存
- 虚拟货币纠纷该选香港还是新加坡仲裁?资深律师深度解析
- 加密货币征税争议:从Jarrett案看IRS的强硬立场
- 全球瞩目的经济华山论剑:杰克逊霍尔年会即将引爆市场
- 以太坊扩容困局:Layer2真的解决问题了吗?
- 11.11晚间行情观察:当比特币遇上双十一
- 比特狂潮再现:ETF审批窗口开启引爆市场热情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