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拟洗钱行为些弯货币定中的那弯绕法认绕司
在这个数字货币大行其道的时代,新型犯罪手段花样百出。最近接触了不少利用虚拟货币为电信诈骗"洗钱"的案件,发现这里面门道还真不少。2021年"两高一部"出台的《意见(二)》确实给这类案件提供了法律武器,但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不少让人头疼的问题。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案子:诈骗团伙让受害者把钱打到某个"投资顾问"的账户,说是用于购买比特币进行"高收益理财"。其实这个"顾问"就是个二道贩子,专门帮诈骗集团把赃款换成虚拟币。这类案件最难办的就是怎么给中间人定罪 - 是诈骗共犯?还是单纯的洗钱? 1. 钱到底算不算"赃款":就像去年那个假炒股平台案,受害者交的"会员费"是诈骗所得,但投入的"炒股本金"就不能算。这中间的界限,有时候连办案民警都搞不清。 2. 时间节点怎么把握:诈骗既遂前帮忙转移资金是共犯,既遂后就是洗钱。但问题是,有些平台受害者还能操作账户资金,这就很考验法官的判断了。 3. 主观故意怎么证明:很多中间人装糊涂,说"我就是个搬砖的,不知道他们在诈骗"。这时候就得看他平时聊天记录、转账方式这些细节。 经过这几年办案,我总结出几个要点: 首先得看这笔钱是不是真的"脏"了 - 要有财产价值、来路不正、确定归犯罪分子所有。 其次要抓准诈骗既遂这个分水岭:被害人失去控制前是共犯,之后就是洗钱。 最后要重点查主观方面:有没有事前勾连?知不知道具体在骗人?这些都需要结合微信聊天、转账记录等证据综合判断。 光靠法律打击还不够。最近我们跟监管部门合作,开发了虚拟货币交易监测系统,确实抓到了不少可疑线索。但最关键还是要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- 那些承诺"稳赚不赔"的投资,十个有九个都是坑。 (本文基于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成果,由西南政法大学课题组完成)一、虚拟货币洗钱:披着科技外衣的犯罪帮凶
二、司法认定中的三大难题
三、办案心得:主客观要兼顾
四、治理需要多管齐下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美联储会议前夕:比特币能否守住关键阵地?
- FTX暴雷真相:一位天才少年如何亲手毁掉百亿帝国?
- 曾鸣教授重磅预判:区块链与加密资产的春天即将到来
- 理想主义者的NFT创业困局:一个失败者的心灵自白
- 币市震荡下的生存指南:当大饼和姨太玩起了跷跷板
- 比特币三季度跌惨了?别急,市场正在酝酿大戏
- 前女友法庭揭秘:SBF的商业帝国崩塌背后的肮脏秘密
- 市场徘徊中的投资智慧:震荡行情下的交易策略
- 颠覆传统:Equation平台带来200倍杠杆交易新体验
- 币安区块链周选址土耳其,战火阴影下能否顺利举行?
- 比特币能否冲破28,000美元大关?市场老手这样看
- 比特币遇冷:通胀阴影下加密市场何去何从?
- 11.21行情观察:比特币强势反弹,多头力量蓄势待发
- 比特币的十字路口:暴风雨前的宁静预示着什么?
- 以太坊基金会大额套现背后:是危机还是机会?
- 市场观察:数字货币短期反弹难掩下行压力
- 一位教育老兵的心声:别让在线喧宾夺主,教育本质才是关键
- JPEX骗局始末:当KOL们的财富神话变成泡影
- 区块链借贷革命:当金融遇上透明
- Meme币寒冬将至?资深交易员的真实观察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