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活动 > 开口文物纹识指宝别让国揭秘界的技术说话 正文
时间:2025-09-23 01:10:55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活动
我最近在杭州临平博物馆看到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——工作人员正在给文物"按指纹"。你没听错,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按指纹!不过这里的"指纹"可比我们普通人手指上的复杂多了。文物保护的新烦恼说起来也挺无奈的。博物馆这些年来最头疼的就是文物外展的事了。你想啊,珍贵文物借出去展览,归还时怎么确认是不是"原装正品"?以前全靠老师傅们的火眼金睛和经验判断,但现在的仿造技术实在太厉害了,连专家都容易被骗。记得有一次...
我最近在杭州临平博物馆看到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——工作人员正在给文物"按指纹"。你没听错,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按指纹!不过这里的"指纹"可比我们普通人手指上的复杂多了。
说起来也挺无奈的。博物馆这些年来最头疼的就是文物外展的事了。你想啊,珍贵文物借出去展览,归还时怎么确认是不是"原装正品"?以前全靠老师傅们的火眼金睛和经验判断,但现在的仿造技术实在太厉害了,连专家都容易被骗。
记得有一次,某博物馆借出去一件宋代瓷器,归还时看起来一模一样,直到三个月后例行检查时才发现是个高仿品。这事儿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,从那之后大家都在琢磨:能不能给文物上个"身份证"?
临平博物馆这次可真是想出了个好主意。他们研发的这个"文物指纹"系统,说白了就是给每件文物拍"微距写真"。我在现场看到那个采集设备,像个超级显微镜,能把文物表面的纹理放大几百倍。
副馆长于秋娜告诉我:"我们一般会选择文物不同部位的三四个点,每个点拍十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。就像人的指纹一样,这些微观细节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完全相同的。"说着她给我展示了一张宋代玉器表面的照片,放大后那些细微的纹路简直像月球表面一样复杂。
最妙的是他们还用了区块链技术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采集到的这些"指纹"数据加密后存在区块链上,谁也别想篡改。这样一来,就算有人想偷梁换柱,系统一比对就能立刻现原形。
目前他们已经给1193件文物建立了"指纹档案",包括书画、玉器等珍贵藏品。有意思的是,这套系统不仅用在自家博物馆,还帮助其他博物馆在外展时把关。有位工作人员开玩笑说:"现在我们的文物可比明星还讲究,出门都得带'身份证'。"
说实话,这种技术在国外博物馆都还没大规模应用。浙江省文物局的专家告诉我,这套系统成熟后可以推广到艺术品抵押、文物典当等领域,防止赝品浑水摸鱼。
于馆长说他们还在继续完善系统,下一步要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。看着她谈起这些时眼中的光彩,我突然觉得,文物保护这件事,正在因为科技的进步翻开崭新的一页。
想想挺感慨的,我们祖辈留下的珍宝,现在终于有了"开口说话"证明自己身份的能力。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,更是对未来的负责。
加密货币交易手记:当比特币和以太坊玩起跳格子游戏2025-09-23 00:49
加密市场淘金热:如何在减半行情中捕捉百倍收益机会2025-09-23 00:47
解密以太坊:为何这个数字新贵能俘获全球投资者的心?2025-09-22 23:52
babylong携手韩国Korbit交易所开启新征程2025-09-22 23:45
重磅!FBPay成功拿下香港牌照,Web3金融新篇章即将开启2025-09-22 23:12
比特币ETF即将引爆市场?160亿美金或将改写加密格局2025-09-22 22:59
Filecoin三周年记:FIL代币能否突破困境?2025-09-22 22:41
RWA狂潮来袭:以太坊能否借此东风问鼎万亿美元俱乐部?2025-09-22 22:34
Solana绝地反弹:这次能走多远?2025-09-22 22:30
从混沌到繁荣:一个老韭菜眼中的DEX进化之路2025-09-22 22:28
狗狗币大玩家们为何按兵不动?市场暗流涌动2025-09-23 01:06
2024年值得你All in的加密货币王牌2025-09-23 00:58
深度解析:一个优质公链项目背后的故事2025-09-23 00:53
熊市中的逆袭者:波场生态的韧性成长记2025-09-23 00:42
CoinEX交易所遭黑客攻击,5300万美元加密货币不翼而飞2025-09-22 23:30
北美加密市场全景:机构主导的巨轮与稳定币的退潮2025-09-22 23:12
深度解析:一个优质公链项目背后的故事2025-09-22 23:02
SocialFi:社交金融的革命性浪潮真的来了吗?2025-09-22 22:59
华尔街大鳄正在密谋一场以太坊盛宴2025-09-22 22:57
Dapp Rollup技术:高并发应用的破局之道2025-09-22 22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