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行业卡都在为疯狂解密加密什么
最近刷推特时总能看到各种KOL在安利各种加密支付卡,说实话这场景让我想起了当年信用卡大战时的盛况。从币安、Coinbase这些老牌交易所,到Onekey这样的钱包新贵,再到最近连Uniswap这样的DeFi项目都开始凑热闹——整个加密圈仿佛陷入了一场"发卡狂欢"。
出金焦虑遇上AI热潮:支付卡的春天来了
说实话,加密支付卡算不上什么新鲜玩意儿。记得2015年Coinbase就搞过比特币支付卡,但那时候就像个概念产品,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。但今年这波热潮来得特别猛,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在推动。
首先是老生常谈的出金问题。现在C2C出金成了主流模式,但这就像在刀尖上跳舞——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笔交易会不会因为涉嫌洗钱而"喜提"银行卡冻结。我有个朋友去年就因为这个损失了好几万,现在看到银行短信都条件反射地紧张。这种恐惧感让很多人开始寻找更安全的出路。
其次是ChatGPT等AI服务的爆发。想用GPT-4?抱歉,OpenAI不收国内信用卡。这个痛点直接让加密支付卡找到了突破口——它们大都是美国卡组织的预付费卡,完美适配各种国际订阅服务。我自己就用加密卡买了Midjourney会员,确实比找代购省心多了。
发卡的门槛被"技术中间商"打穿了
很多人可能会好奇:怎么现在谁都能发卡了?其实这背后藏着个"发卡即服务"的新模式。就像开网店不用自己建仓库一样,现在发加密卡也不用从零搭建支付系统。
以Coinbase的VISA卡为例,真正在幕后干活的是Marqeta这家技术提供商。类似的还有Alchemy Pay、Gnosis Pay等"支付基建商",它们就像乐高积木,让任何合规机构都能快速拼出一套发卡方案。
我采访过业内人士,他们说现在发卡流程简化到就像调用API——技术提供商搞定银行对接、清算系统这些脏活累活,发卡方只需要考虑怎么包装自己的品牌。这解释了为什么连Uniswap这样的DeFi项目都敢打支付卡的主意。
支付链上的"薅羊毛"经济学
大家都这么热衷发卡,说到底还是有利可图。但你可能想不到,这条支付链上每个环节的赚钱逻辑都不太一样。
交易所玩的是生态闭环:用支付卡带动自家代币使用,比如币安卡的BNB返现。这招确实高明——既提高了代币需求,又增加了用户粘性。我认识几个BNB持有者,现在刷卡都要精打细算攒积分。
技术提供商则是典型的SaaS模式,靠API调用和定制服务赚钱。听说某些平台的发卡接口调用费能到每笔交易0.5%,这放在海量交易场景下就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最绝的是有些发卡机构——它们居然把用户充值的钱拿去投资美债!这简直就是传统银行利差业务的加密版。不得不说,金融创新的本质还真是万变不离其宗。
万亿市场的诱惑与隐忧
据行业报告预测,加密支付市场正在以18%的年增速膨胀,很快就能突破百亿美元规模。这么大的蛋糕,难怪各路玩家都想来分一块。
但现实从来都不简单。去年币安就曾因合作银行问题暂停过发卡服务,很多用户差点血本无归。监管风险更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——毕竟涉及跨境资金流动,哪天政策收紧也不是没可能。
话说回来,作为用户最关心的还是实际体验。下期我准备做个深度测评,把市面上主流的加密支付卡都扒一遍——从开卡门槛到隐藏费率,给大家一份真实的用卡指南。毕竟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新市场里,保持清醒比盲目跟风重要得多。
(责任编辑:教程)
-
作为一位在媒体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创业者,我很荣幸能与大家分享Story Protocol的心路历程。回首这些年,从最早创办Byline Supplement新闻平台,到创立移动小说平台Radish并将其成功出售给Kakao,再到如今获得a16z crypto领投的5400万美元融资,这一路走来,我最大的感悟就是:内容产业急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。创业路上的顿悟:传统内容模式的困境记得2014年创办By... ...[详细]
-
要说最近币圈最火的明星,那非ETHS莫属了。这个模仿BRC-20的代币项目,在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300美元横盘期后,10月8日晚上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拉升,价格直接翻了两倍冲到800美元。作为一个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说这个涨幅确实让人眼红,但更值得玩味的是它背后的故事。技术升级引爆市场热情其实ETHS的故事颇有几分"酒香也怕巷子深"的意味。它采用的Ethscriptions技... ...[详细]
-
北京的十月总是带着几分诗意,"待到菊黄佳酿熟,共君一醉一陶然"这句诗简直是为陶然亭量身定制的。说起陶然亭,那可是老北京的"城市客厅",当年文人雅士最爱在这里吟诗作对。如今,金色财经决定在这处承载着太多故事的历史名园,办一场别开生面的CityWalk活动。逃离城市喧嚣,在古典园林里思考未来说实话,我特别理解现代人那种"都市焦虑"。每天挤地铁、赶deadline,连抬头看天的功夫都没有。这次活动最打动... ...[详细]
-
看着以太坊最近的价格走势,说实话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。价格就像被钉在了1540-1560美元这个区间里,上下不得。这种僵持不下的局面让不少持币者开始犯嘀咕:以太坊这是要凉了吗?不过有趣的是,Kaiko的最新数据显示,自今年9月以来,以太坊的未平仓合约一直在悄悄增长。截止10月10日,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220万份大关,而且增长势头相当稳健。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——... ...[详细]
-
现在是凌晨2点40分,窗外一片寂静,只有我的交易屏幕还亮着。3680这个数字在跳动,仿佛在诉说着什么。说实话,这些年我在币圈见过太多涨涨跌跌,但每次行情变化依然让我心跳加速。市场的生存法则我常跟朋友们说,交易就像在丛林求生,第一要务是活着走出来。记得2018年那次暴跌,多少朋友因为贪心被套牢?反而是那些懂得及时止损的人,最后活到了牛市。今天以太坊这个V型反转挺有意思。3720这个位置我盯了好几天,... ...[详细]
-
Stars Arena遭遇黑客攻击后涅槃重生:300万美元教训带来安全升级
这个10月对Stars Arena来说可谓惊心动魄。作为一个在Avalanche平台上运行的Web3社交应用,它刚刚经历了一场价值300万美元的"数字抢劫案",着实让人捏了把冷汗。事情发生在10月6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。黑客们像是找到了阿拉丁的宝藏,一口气盗走了266,103个AVAX代币。要知道,这在当时可值将近300万美元啊!更令人不安的是,这些不义之财很快就被转移到了固定浮动加密货币交易所,就... ...[详细]
-
最近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实在让人感到不安。鲍曼这位理事大人又出来放话了,说什么"继续加息并维持高利率水平很有必要"。这话听着熟悉吗?每次美联储官员开口,市场就得抖三抖。更麻烦的是,现在连他们自己都说经济数据越来越难预测了,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。火药桶再次点燃的中东局势说实话,最近打开新闻都需要勇气。俄乌那边还在打,中东这个火药桶又被点着了。巴勒斯坦武装分子昨天那波突袭简直让人震惊,直接对平民下手,这种赤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每次跟圈外人聊起自己的工作,我都得费尽口舌解释:我们真不是在做违法的事。这种感觉就像你在开一家餐馆,却总有人把你跟地沟油黑作坊联系在一起。这种误解不仅来自外界,就连我们从业者自己心里也时常犯嘀咕:这条业务线到底合规吗?那个功能会不会踩雷?境外注册就能高枕无忧?别天真了我见过太多项目方的"小聪明"了——跑到开曼群岛注册个公司,国内团队挂个外包的名义继续干活。你以为这样就能绕过监管?太天真了!... ...[详细]
-
最近香港金融圈炸开了锅!那个号称"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"的JPEX竟然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。说实话,看到这个新闻我一点都不意外,毕竟这年头打着区块链幌子割韭菜的"杀猪盘"实在太多了。但令人震惊的是,短短几天内就有2086人报案,涉案金额高达13亿港元,这规模在香港金融诈骗史上绝对排得上号。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记得前几天坐地铁时,还看到JPEX铺天盖地的广告,什么"高回报""稳赚不赔",现在想想真是讽刺。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这个季度的加密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。CoinDesk市场指数(CMI)这个衡量90%以上加密货币市值的晴雨表,第三季度整体下跌了11%。不过你要是仔细看,会发现其中藏着不少有趣的故事。王者之争:BTC与ETH的拉锯战比特币这个"老大哥"依然稳如泰山,仅下跌10.9%,勉强跑赢了大盘。而以太坊这个"智能合约之王"则略显疲态,12.5%的跌幅让持有者们捏了一把汗。但把时间拉长到全年看,比特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