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血泪陷C的老V里的投贪资圈嗔痴教训阱
作为在风险投资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司机,我见过太多同行栽倒在人性的弱点上。今天就跟大家聊点掏心窝子的话,说说早期投资最容易踩的三个坑。 很多新手投资人总以为多投几个项目就能分散风险,这想法太天真。我就见过一个同行,一年投了50多个项目,结果连创始人的名字都记不全。更可怕的是,当项目数量超过临界点后,投后管理完全跟不上,投资标准也会不知不觉降低。最后你发现,投了一堆二流项目,平均回报率反而被拉低——这就像买彩票,买100张1块钱的和买1张100块的,中奖概率能一样吗? 去年有个做SaaS的赛道就特别典型,十几家基金扎堆投了30多家同质化项目,美其名曰"生态布局"。结果市场降温后才发现,这些项目不仅没能形成合力,反而因为产品同质化互相踩踏。说到底,这就是投资人贪心的代价。 每次看到一堆知名基金抢着往某个热门项目里挤,我就想笑。2021年元宇宙最火的时候,有个AR项目融资,居然集齐了国内TOP10基金。结果呢?现在这个项目的估值已经腰斩再腰斩。投资圈有个不成文的规律:当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时,往往已经是个陷阱了。 更讽刺的是,这些所谓的"聪明钱"在市场转向时跑得比谁都快。记得有个消费项目,B轮时红杉、高瓴都进来了,结果C轮遇冷,这些大机构第一时间要求创始人降价融资。所以说,与其挤破头去抢明星项目,不如静下心来找真正被低估的机会。 我见过最惨的案例是某基金连续五轮加仓自己早期投的项目,最后血本无归。问题出在哪?早期投资人容易对项目产生"亲爹心态",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最优秀。但早期看项目的眼光和判断成长性的能力完全是两回事,就像幼儿园老师不可能教得了大学生。 2018年就有个惨痛教训。某知名基金在A轮投了个AI公司,之后每一轮都加注,最后一算账,把前面所有成功项目的收益都赔进去了。这样的故事在圈内比比皆是,都是因为投资人放不下执念。 1. 守住能力圈,别为了规模乱开枪。我认识最优秀的投资人,一年就投3-5个项目,但每个都赚得盆满钵满。 2. 远离"名利场",那些挤满大牌基金的热门轮次,往往藏着最大的风险。 3. 学会放手,早期投资人的使命是在合适的时候投进去,而不是一直陪跑到最后。 说到底,做投资就像打德州扑克,真正的高手都懂得:知道什么时候该弃牌,和知道什么时候该All in一样重要。在这个行业里,克制比冲动更难得,耐心比速度更值钱。贪多嚼不烂:分散投资的反噬
跟风必踩雷:明星项目的幻觉
感情用事:过度加仓的陷阱
给投资人的三个忠告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狗狗币暗流涌动:350亿美元市值的梗币王者即将变盘?
- 币圈创富记:从零到千万的秘密
- 山寨币市场回暖:这5个潜力项目值得你重点关注
- 当越南遇上区块链:火币HTX的东南亚市场突围记
- 币市观察:ETF落地延期,牛市还能撑多久?
- Web3市场脉搏:高盛预测降息潮将至,加密市场暗流涌动
- 币圈惊魂周末:山寨币血流成河,BTC能否守住牛市最后防线?
- 交易者的自我救赎:如何战胜币圈中最危险的5种心理陷阱
- 卓世科技掀起AI行业革命:当知识遇上模型,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了新玩法
- Web3.0日报 | AI巨头在华遇阻,GPT5商标申请出师不利
- 山寨币盈利真相:哪些赛道正在闷声发财?
- 币圈老司机:8月15日比特币以太坊实盘笔记
- 比特币突破37200美元关口,后市或剑指38000
- AI协作革命:ChainOpera如何让虚拟团队变得真实
- 韩国交易所造链大猜想:Upbit和Bithumb的区块链布局会如何展开?
- 加密货币大地震:比特币暴跌后,我们该何去何从?
- Facebook前高管直言不讳:比特币将彻底颠覆我们转账的方式
- 美联储政策博弈:一场牵动Web3市场的利率高空走钢丝
- 从贫困村到加密帝国:何一的逆袭人生与币安转危为机的秘密
- 加密货币市场现冰火两重天:比特币承压 以太坊坚挺 AERO暗藏玄机
- 搜索
-